“双代会”侧记|牢记初心担使命 奋楫扬帆正当时

发布者:刘瑀发布时间:2021-04-06浏览次数:11

三月风轻,天高云阔。3月20日,学校第十一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七届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图书馆报告厅隆重开幕。181位代表齐聚会堂,共商学校改革发展大计。

3月20日对八一农大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2003年3月20日,新校区开工奠基仪式上礼炮高鸣,老校长徐梅的铮铮誓言响彻云天。从那时起,“迁校精神”成为这所大学校园流淌的血脉,二次创业的故事传颂至今。学校党委书记董广芝在主持大会开幕式时,开篇便提及这一迁校史上重要的日子,让与会代表重温了当年的创业情怀,同时也勉励大家牢记初心使命,为谋学校发展担起重任。

两天的议程,代表们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围绕校长工作报告和学校工会工作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

“本次‘双代会’在会议程序和组织形式上更加规范严谨,特别是校务公开报告的形式和内容更加详实,令人耳目一新,让代表们对学校的重要事项了解掌握更加深入。”代表冯世德深有感触,作为教务处处长,他更加关注报告中涉及的本科教学工作。“校长工作报告对两年来的本科教学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总结,充分肯定了成绩,对2021年本科教学提出了明确任务:以‘三个示范校’建设为牵引,以打造‘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一流成果’为目标,以‘五个专业集群’优化调整为手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提高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迎接新一轮审核评估奠定了坚实基础。报告任务明确,路径清晰,预示着‘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

据教育部官方统计:2020年招收研究生110.66万人,扩招幅度达到了20%。我校研究生规模也稳步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达到2000人左右,持续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工作重点。“过去两年,学校聚焦“农业强省”战略,主动适应产业需求,加强了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调整,在学科学位点建设、“双一流”建设、国际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上取得了新突破。”代表、研究生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杨克军对未来充满信心。“作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管理部门,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重要指示精神,以本次教代会校长工作报告为指引,进一步优化涉农学科布局,不断增强学科服务社会需求能力;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2020年的疫情增加了就业工作难度,在全校全员参与就业攻坚克难的努力下,我校2020年毕业生就业核查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二。在审阅校长工作报告过程中,代表、招生就业处处长杨艳秋多了几分思考。“从部门职能的角度,我认真领会了学校高质量发展对招生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推进更高质量招生就业’这一任务的关键词是“更高质量”,具体体现在生源质量与就业质量上,两项指标有复杂的评价体系,一方面要以招生计划完成率和初次就业率作为前提保障,另一方面在招生计划投放、生源结构、就业结构以及就业满意度等诸多方面达到较高水平。从新时期就业形势看,充满挑战,任重而道远。”杨艳秋说:“招生就业处将认真总结招生就业工作成果经验,紧紧依靠和调动学院办学主体的力量,进一步完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健全“校-院-系”三级招生就业工作体系,通过落实招生分省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办学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通过建设“专业-行业—就业”一体化就业指导体系,规范就业指导服务流程,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就业育人理念;通过加强校友联络与服务,拓展学校办学资源,为学校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0年,我校“大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打破我省乃至东北地区大豆单产纪录,被写入校长工作报告,成为社会服务工作的一大亮点。代表、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张玉先说:“这是大豆科技攻关团队长期共同努力的成果,未来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应该更加自信,争取更大的成绩。”作为科研团队带头人,张玉先更加关注学校与垦区的合作共建、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学校将推进乡村振兴‘七大行动’,加强‘八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力度,推动重大成果和关键技术转化,这对我们科技人员来说,既带来希望,也带来挑战。我们将继续深入垦区开展科研,锻炼好科研团队,力争在大豆生产技术上再创新突破。”

狮白鹅是我校近年来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之一,推进狮白鹅品种落地、助推我省鹅产业发展,是学校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通过产学研多方合力共同解决“卡脖子”难题的重要举措。“校长工作报告中提出:专班推进狮白鹅育种研究,重点打造狮白鹅等标志性服务品牌。学校非常重视狮白鹅品种培育,我们既感激,又感动!”代表王秋菊是狮白鹅团队的一员,在狮白鹅科技扶贫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说:“我们团队将从多渠道申请项目支持和经费资助,在狮白鹅品种培育和技术推广方面做好规划,加大科研成果凝练,力争为学校科技服务创优质品牌做出贡献。”

回顾两年来的工作,代表们体会到学校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对迎接新挑战,大家满怀激情。“2019年是落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的开局年,2020年是抗疫形势下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校长工作报告带领我们回顾了近两年来的工作,既让人感动,也催人奋进!”谈起报告,代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昆深有感触。“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校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谱写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可以说是创造了奇迹!面对2021年,我们更是满怀信心、斗志昂扬。我们工程人要学习“三牛精神”,用“勤奋、实干、拼搏”,打好“十四五”开局之战,为农大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食品学院在学科和专业建设、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果和新突破。代表、食品学院院长王长远说:“校长工作报告对两年来的工作总结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对当前的形势研判科学、分析入理,对2021年工作部署谋划思路清晰、凝聚人心,让每一名农大人都能了解学校的发展现状和美好前景,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我们将按照学校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强学院内涵建设,聚焦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和博士点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积极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学院师资建设、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水平,切实把大会确定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变成学院发展的成绩单和师生的获得感,为全面加快推进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奋斗!”

建院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迈出了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的实质步伐,实现了思政课教师队伍补齐、建强的结构性优化,获得了一流课程、“一所两基地”平台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学院昂首迈向“十四五”奠定了坚实基础。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彦彦说:“学习了校长工作报告、工会工作报告及相关部门的专项报告,为学校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为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全校师生所迸发的磅礴伟力,倍感振奋,更为立足当下,展望“十四五”、迎接新辉煌,信心满怀,勇气倍增!我们将积极行动起来,按照学校部署的2021年工作思路与重点任务,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把传承北大荒精神的学术特色擦得更亮,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有温度、有灵魂,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农业大学建设作出贡献,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学校工会工作报告回顾了三年来工会工作的重要成果,学院工会作为学校基层工会组织功不可没,各学院工会主席对打好“开局之战”,也信心满满。

“作为‘双代会’代表参加大会,我感到很光荣。”代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工会主席王明亮目光闪耀。“学校工会工作报告详实、全面,体现出我校工会工作“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基本职能,尤其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仍然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民生工程是最大的工程。’作为学院工会主席,广大教工幸福感的提升对于我而言是首要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工会组织将以建党100周年和学校“十四五”发展开局为契机,充分发挥工会的政治作用,努力提升教师在各项事业和工作当中的参与度,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让全院教师在工作中获得认同感,在生活中获得幸福感。”

代表、理学院工会主席吴海涛说:“三年来校工会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做出了很多成绩,面对这些成绩我倍感自豪,因为我就是基层工会的一份子。工作报告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民生福利,提升教职工获得感、幸福感’部分。职工福利从无到有,从每人每年500元提高到900元。在有限的福利经费面前,校工会每次都集思广益,选择更加实用的物品,货比三家谈出最低价格,每次提供更多的选择品类,让这些福利实实在在的发到每位教工手里,作为基层工会主席,我能真实感受到教职工在福利发放过程中表现出的幸福感、归属感。报告对今后工作的展望,让我更加清晰的认识到未来基层工会工作目标:以教职工为中心,服务学校发展大局,不断提高教职工素质,全面创新工会工作。我相信,在学校党委和校工会的领导下,全校工会工作会再上新台阶,为实现“十四五”奋斗目标开好局起好步,让基层工会组织成为教职工更温馨、更幸福的教工之家!”

谈到工会工作报告,代表、经济管理学院工会主席雷光用“备受鼓舞、感触颇深”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他说:“学校工会工作报告体现了学校对教职员工的真切关怀,为工会未来发展描绘出美好愿景,更为基层工会工作明确了目标方向。作为学院工会主席,深感责任重大。回顾三年来学院工会工作,有付出也有收获。例如学院教工在教职工篮球比赛和羽毛球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在经管学院和会计学院合并后以元旦联欢的方式增进教师们的感情,积极为女教工组织体检活动,邀请校外专家进行健康知识讲座,为教师购置生活日用品和办公用品,这些点点滴滴成为我作为基层工会人的幸福与骄傲。还有师德师风建设、提出议案、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等等,更考验工会组织机构的能力和担当。接下来一定继续肩负使命,为工会工作的高效、务实、生动、有序尽自己的一份力。”

身为“90后”的刘传岐是工会战线上的新兵,第一次参加“双代会”,让他对工会工作有了更为清晰、深刻的认识。他说:“通过学习工会工作报告,不但看到了工会战线上同志们的努力付出,也充分体会到工会组织发挥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教职工们获得归属感和幸福感,也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希望让更多的教职工参与进来,使大家对工会工作有新的认识和新的理解,努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进一步发挥好学院工会的作用,使教职工成为工会工作最大的受益者。”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代表们的心声,让我们看到学校发展前进的动力,体会到“万众一心加油干”的强大合力。机遇与挑战并存,光荣与梦想同在!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让我们团结一心,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农业大学共同努力!

文/闯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