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5日,备受瞩目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相继在京开幕。我校师生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方式收听收看,积极关注“两会”动态。在新的历史节点举行的全国“两会”,迅速在全校上下掀起了学习“两会”精神的热潮,全校师生结合工作、学习实际展开热议。
党委书记董广芝:过去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伟大征程中,“两会”的胜利召开意义重大。作为农业高校,我们要聚焦“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拥有北大荒精神、八一农大精神烙印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深化推进学校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校建设,为实现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的农大智慧和农大力量。
校长郑喜群:伟大成就鼓舞人心,新的征程催人奋进。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下一步抢抓机遇、谋划发展突围提供了重要指导。站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学校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善作善为,主动思考如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关心和重视程度。立足新时代,面向新未来。八一农大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交出服务龙江经济发展、服务全校师生的八一农大新答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农学院院长郭永霞:2021年,农学院前瞻性开展“生物育种”及“黑土保护”两个科研专项推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加大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利用力度”“加快推进种业振兴”。作为农学人,我们倍感振奋,也深知责任。学院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全面服务乡村振兴,在黑土地里播下事业的良种,为“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贡献农学力量。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姜楠:立足建党百年新起点,迈向伟大复兴新征程,万众瞩目的2022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任务重大、意义非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高校基层学院党委书记,新的赶考路上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胸怀“国之大者”,牢记为党育才初心,勇担立德树人使命,努力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奋力谱写学院“十四五”改革发展崭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招生就业处处长杨艳秋:听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感受就是“惠民”、“利民”,为高校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高校招生就业工作者,我们必须抢抓机遇,精准务实,多措并举,用足用好政策性岗位,推进基层就业创业;积极开拓市场性岗位,聚焦重点工作任务和重点群体,加大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精准帮扶力度;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垦区就业阵地,深耕省内就业市场,为毕业生留省就业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引导一批优秀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和投身民族大业,使我校毕业生真正成为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郑家三:“两会”召开之际,作为一名临床兽医学教学科研工作者,为国家取得的各项成就倍感自豪。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超前布局,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做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智力支撑。
经济管理学院副处级组织员刘芳芳:“两会”的召开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自信和坚强,总理的工作报告讲政治、实打实、重民生,一组组数据、一项项实事鼓舞人心,一个个目标、一句句承诺催人奋进,充分展现出了党和政府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要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夯实业务基础、提升综合素养,将党的理论学习融入学习、工作、生活中,发扬扎扎实实的“钉钉子”精神,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刘传明: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让我深有感触的是“2022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如今大学生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就业难度更是逐年递增,学院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更应抓紧、抓实。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我们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务实担当,充满激情,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当中。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师蒋莹:2022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是我国今年政治生活的大事,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将时刻谨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关注“两会”热点、关心国家发展,提高学术能力,提升英语教学水平,努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用责任心和爱心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为国家培养更多栋梁之才,全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传玲:全国“两会”的召开鼓舞士气、振奋人心。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就,对今年政府在九个方面的民生问题进行了具体部署,凸显了高质量发展主题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心聚力,求真务实。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好会议的精神实质,把这一精神转化为强大的工作动力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在新时代有所担当,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
理学院学生闻悦琦:今年的全国“两会”如期召开,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的大事、喜事,全国各地的政协委员都在为民众谋福利,从米价菜价到药价房价,从食品安全到社区医疗,从教育公平到社会保障,还有众多保障人民权利的提案议案。作为一名在新时代成长的学生党员,我深知我所肩负党和国家建设重任,成为担当为民之责服务的新时代当代青年,要通过对中共党史的学习,铭记辉煌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汲取新时代的精神力量,做一朵敢于奔涌的青年“后浪”。
土木水利学院学生张俊杰: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新的关键节点上举行的,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着眼新时代实现新跨越、展望开创未来新局面,任务重大,意义非凡。作为一名新时代新青年,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培养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品质、不骄不躁的性情,用担当彰显新时代青年风采,努力成为对国家、社会、人民有用的人才。
统稿/李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