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晰莹,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汉语言文学系讲师,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班主任,人文学院疫情防控信息联络员。2019年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毕业后进入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担任专职教师。从教三年来,先后主讲《大学语文》《基础写作》《中国当代文学史》《新诗选读》《创意写作》等课程。
以师德为镜,明职业使命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既然选择了教师作为职业,便要不改初心、不辱使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她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地对待所教授的每一门课程,积极践行课程思政,曾在人文学院举办的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中获奖,在平日的教学中,也有意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她努力推行情感教育,让学生既能在课堂学到知识,又能获得心灵启迪。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她对自我有着清醒的认知,笨鸟先飞,为此,初为人师,她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很晚,日常备课、新教师培训、班主任工作、与学生谈心、撰写专业论文……多管齐下以实现自我提升,用坚持不懈的努力,化入职时间短、经验不足的劣势为有备无患、爱生乐教的优势。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积极参加支部活动,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活动中表现出色,所撰写的征文《伟大建党精神深刻内涵的黑龙江实践》在学校官网发布。2021年7月,获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班主任,凭借与学生仅相差几岁的年龄优势,化身学生们的“知心姐姐”,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事无巨细,尽展关怀。2020年中秋节,她自掏腰包为全班同学送上月饼及祝福贺卡,“你要始终相信,这是一个诗意的世界,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她充分发挥自身文学专业优势,在有效缓解学生思乡焦虑的同时,更包蕴无限的爱生温情。2021年冬季,所带班级学生在寝室突发疾病,她顶风冒雪带学生去医院就医,为学生购买食物和水,爱生之情切,可见一斑。平日里,她经常会找学生谈心,谈读书感悟,聊近期困惑,为考研学生进行辅导。她还为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订购祝贺蛋糕,为有情感困惑的同学送上鼓励向日葵,为情绪低落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并送上暖心奶茶。2021年,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她为2019级汉语言专业的同学进行线上考研辅导……举举关情暖人心。
作为指导老师,2021年,她指导4名汉语言文学专升本同学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在指导过程中,极尽耐心与细心,从开题报告到论文成稿,平均指导每人次修改4次以上,为提高书写效率、提升完成质量,每次沟通她都会采用语音通话的形式进行一对一指导,常常一打就是一、两个小时,勤有所获,4名同学完成论文答辩并顺利毕业,这也让她品尝到了收获的喜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她,始终将行知精神与从师准则铭记于心,并外化于行。以师德为镜,可明职业使命。
以疫情为令,见责任担当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她临危受命,担任学院疫情防控信息联络员,2020年上半年,她身兼多职,学院教务秘书、专业课教师、班主任、疫情防控信息联络员,她从不言苦,从不喊累,总是第一时间为学院老师就有关疫情防控的相关问题答疑解惑。她克服被困在家乡且网络不畅的困难,用事无巨细的叮嘱,恰到好处的提醒,滴水不漏的通知,陪伴各位同事与学生平安度过了惶恐的疫情爆发初期。她不急不徐,用温柔与细致平静人心。疫情防控信息联络员工作,她不问报酬,不讲条件,一坚持就是两年半的时间。当疫苗接种、信息填报、核酸检测、线上教学、论文撰写等多项事务交织在一起时,她总是能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协调好各项工作,尽力做到尽善尽美。只要疫情防控有需要,无论何时,无论身处何地,她都能确保第一时间上岗,上传下达,及时准确收发信息,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她坚信,事虽难,做则必成。自从事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她尽心尽责,确保所有填报信息及时、准确,无任何重大工作失误,平凡的岗位创造不平凡的成绩,两次在学院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作报告,在工作中尽展人文关怀,获得了领导和周围同事的肯定。为无愧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为不辜负领导同事的信任,她以疫情为令,与全院师生携手前行,共克时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青年党员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以科研促教,助奋力远航
打铁还需自身硬,除在课堂教学上勤下功夫之外,在教研与科研方面,她同样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科研助力教研,努力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与多元提升。自参加工作以来,她积极参与教科研项目,曾参与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为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她赴西安参加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大会,赴哈尔滨参加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理论研修班,线上参加黑龙江省文学院主办的作家培训班,全方位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并能将所得应用到平日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学校“三纵”课题。她将研究所得有效迁移到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教学、教研、科研齐头并进。以科研促教,风行水上,助力她在教师职业上走得更稳、更远。
面对有风有雨的常态,怀揣风雨无阻的心态,保持风雨兼程的状态,在未来的教学生涯中她也将继续努力,初心不忘,待桃李芬芳。
校改/李启涛